学术异象之交易摩擦类因子-民生证券-20200528
由qxiao创建,最终由qxiao 被浏览 138 用户
摘要
学术界对于挖掘异象的热情丝毫不亚于投资界对于挖掘因子的热情,两者的目标不同因而在研究流程上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对于研究学术异象来说有两个关键步骤,第一是选择合适的定价模型,第二是构造无法被定价模型所解释的投资组合。投资界对于因子的要求则更为严苛,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持久性,因子需要长期有效;稳健性,因子不应有过多的参数,且对参数不敏感;逻辑性,因子的构造需要合乎投资逻辑;可投资性,因子的表现应该考虑到真实交易中的各种情况;增量贡献,因子无法被其他因子所解释,带有增量信息。
因子研究框架,追根溯源
市场中的大部分因子均来源于学术文献,因此,我们在进行因子研究时追根溯源找到其出处,梳理因子的发展脉络。方便投资者根据自己的偏好对因子进一步探究。为了更好的探究学术界中对于因子的理解,我们参考学术文献中的分类,将因子分成交易摩擦类(Trading Frictions)、动量类(Momentum)、价值成长类(Value-versus-Growth)、投资类(Investment)、盈利能力类(Profitability)以及无形资产(Intangibles)类。
交易摩擦类因子有效性检验
交易摩擦类因子主要有市值类、波动率类、Beta类以及流动性类。本篇报告一共挑选了15个交易摩擦类因子进行单因子测试。市值类因子中,特质市值因子相比于传统对数市值和非线性市值有明显提升。波动率类因子中,特质波动率和高阶矩类因子表现比较优秀。Beta类因子中,DimsonBeta、下行Beta、尾部风险Beta均有不错表现。流动性类因子中,买卖价差因子表现优异。
风险提示
报告结果均基于历史数据,历史数据存在不被重复验证的可能
正文
/wiki/static/upload/09/09dc64fa-6114-4ed6-891a-54289c622e62.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