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是否存在异质动量效应?-海通证券-20180828
由qxiao创建,最终由qxiao 被浏览 64 用户
摘要
本文主要考察A股市场是否存在异质动量现象。“异质动量因子(IMom)”,又称之为残差动量,是指剥离市场共同因素后,属于股票自身的收益。异质动量现象普遍存在于全球多个股市,即使在传统动量因子失效的日本股市,异质动量因子也存在显著的选股效果。
A股存在显著的异质动量现象。与海外市场保持一致,IMom因子与次月股票收益正相关,即前期剥离共同因素后的收益越高,下一个月股票收益表现越优。因子RankIC为3.98%,月胜率74.73%;月均多空收益差为0.93%,月胜率71.43%,统计显著。将IMom因子加入至已存多因子模型中,可提高模型收益,同时降低风险,因此模型整体信息比有所提升。
前期市场下跌、次月转而上涨时,异质动量因子失效。从时间序列角度来看,动量效应与市场涨跌状态密切相关。异质动量效应在“下跌市,反转(前期市场下跌,次月转而上涨)”状态下失效,因子IC转而为负。从投资者行为角度来看,市场下跌时,若指数出现反转,投资者更倾向于买入超跌股票,即IMom低的个股,从而使得动量现象失效。而在相反的市场状态(“上涨市,反转”)下仍存在异质动量效应,主要是由于市场上涨时,投资者情绪较为乐观,即使市场反转出现下跌,投资者也寄希望于未来市场反弹。在市场上涨延续的假设下,他们更青睐于前期动量因子较高的股票。
不同选股范围内,IMom因子的选股效果。从横截面角度来看,IMom因子在大盘股中表现最优。从行业内的选股效果来看,每个行业都呈现异质动量现象;其中14个行业内因子的选股效果可通过显著性检验。异质动量现象最强的行业是食品饮料,其次为基础化工、医药、机械、家电等;异质动量现象最弱的是钢铁、银行、非银金融和餐饮旅游。
正文
/wiki/static/upload/a0/a0b305ff-86f5-49f2-964c-0dba540b3d52.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