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报&论文

“货币+信用”体系下大类资产的择时优化与动态配置

由small_q创建,最终由small_q 被浏览 39 用户

\

摘要

“货币+信用”体系的再梳理

货币因子的预测能力来源于货币政策的滞后性与外生性,信用因子的预测能力来源于信用指标与经济之间的稳健领先性。 “货币+信用”体系并不适用国外:一方面海外央行货币政策独立性较强,且明显受规则制主导,基本内生于经济环境;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基本转型为价格型货币政策框架(信用指标不再设为中介目标),且没有信贷驱动经济的特征。 “货币+信用”体系中,股票市场择时表现优于债券市场的原因:债券市场对货币政策与基本面的反馈方向相同(经济好利空债券,货币收紧也利空债券);由于债券市场对基本面变化非常敏感,且货币政策具备滞后性特征,其所反应的部分信息很大概率上已经反应在投资者对基本面的定价中。

股、债、商品择时因子提炼

商品:我们构建了信用+动量+原油因子的综合择时策略,策略10年至今年化收益达到4.98%,跑赢基准4个点。 股票:我们在货币+信用的体系外引入了相对估值动量因子,三因子所构建的综合择时策略从10年至今年化收益13.10%,跑赢基准11个点。 债券:我们引入了债券的另一大影响因素通胀,建立了货币+信用+通胀的综合择时策略,该策略10年至今年化收益4.95%,跑赢基准3.8%。

基于择时观点的配置模型

简单资金量配置模型:我们基于股债商品综合择时信号,每期对信号为正的资产等权配置,该策略年化收益11.89%,超越基准8.8个点。 动态风险预算配置模型:我们基于股债商品的综合择时信号,每期分配70%的风险预算配置择时信号为正的资产(通过风险平价配置),该策略年化收益5.21%,超越简单风险平价策略1.7%。

正文

/wiki/static/upload/db/db35a0ea-d280-4659-bb5c-5d7392b25aaf.pdf

\

标签

量化择时
{link}